涡阳革命烈士陵园的前身为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涡阳县城北,北邻涡河,于1951年始建。经两移馆址,至1976年与涡阳花园合并后,命名为涡阳革命烈士陵园。在纪念馆内陈列了22位英烈传略及1654名烈士的英名录。纪念馆囊括了四代烈士的光辉历程,包括: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陵园的正门,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笔直伸向革命烈士纪念馆,道路两旁银杏古朴、雪松挺拔。陵园内按建筑物分为瞻仰区和游览区。瞻仰区包括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骨灰堂和革命史料陈列室。游览区以荷花池、曲桥、亭子、回廊等建筑群体为中心。
园内种植着银杏、雪松、刺柏等植物,一片绿意让人赏心悦目。陵园在绿化上的设计是:看地上绿草铺地,望空中林荫蔽天,构成一幅幽静肃穆的自然画面,象征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业绩万古长青。
位于陵园内部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于1979年兴建,至1980年竣工。纪念馆共394平方米,馆外有可容纳千人以上的广场;馆内粉白天花,磨石铺地,在馆内正中间摆放着彭雪枫骑马的雕像。后方的墙上悬挂着“英灵不泯”、“万古流芳”字样的金字匾。纪念馆的墙上自西向东悬挂着各个时期先烈的照片和资料,在墙上布展着王崇典、张全贵、彭雪枫、杜选青等烈士的图文资料。
在纪念馆内陈列了22位英烈传略及1654名烈士的英名录。纪念馆里囊括了四代烈士的光辉历程,包括: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中有大革命时期在南京雨花台牺牲的涡阳县最早的共产党员王崇典烈士事迹,还有著名抗日将领、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烈士在涡北工作、生活、战斗的部分照片和文献资料,以及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牺牲的战斗英雄梁岭烈士事迹。
纪念馆的东西两侧分别是革命史料陈列室和革命烈士骨灰堂,每逢祭祀节日或烈士殉国周年,烈士亲属、战友在堂前鸣炮焚纸、清酒吊祭,以寄哀思。
涡阳革命烈士陵园系安徽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亳州市国防教育基地和涡阳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来临,前来瞻仰、凭吊、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达3万余人次,当年曾在涡北跟随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从事革命的老一辈革命者也到过这里瞻仰凭吊。
涡阳革命烈士陵园的前身为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涡阳县城北,北邻涡河,于1951年始建。经两移馆址,至1976年与涡阳花园合并后,命名为涡阳革命烈士陵园。在纪念馆内陈列了22位英烈传略及1654名烈士的英名录。纪念馆囊括了四代烈士的光辉历程,包括: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陵园的正门,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笔直伸向革命烈士纪念馆,道路两旁银杏古朴、雪松挺拔。陵园内按建筑物分为瞻仰区和游览区。瞻仰区包括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骨灰堂和革命史料陈列室。游览区以荷花池、曲桥、亭子、回廊等建筑群体为中心。
园内种植着银杏、雪松、刺柏等植物,一片绿意让人赏心悦目。陵园在绿化上的设计是:看地上绿草铺地,望空中林荫蔽天,构成一幅幽静肃穆的自然画面,象征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业绩万古长青。
位于陵园内部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于1979年兴建,至1980年竣工。纪念馆共394平方米,馆外有可容纳千人以上的广场;馆内粉白天花,磨石铺地,在馆内正中间摆放着彭雪枫骑马的雕像。后方的墙上悬挂着“英灵不泯”、“万古流芳”字样的金字匾。纪念馆的墙上自西向东悬挂着各个时期先烈的照片和资料,在墙上布展着王崇典、张全贵、彭雪枫、杜选青等烈士的图文资料。
在纪念馆内陈列了22位英烈传略及1654名烈士的英名录。纪念馆里囊括了四代烈士的光辉历程,包括: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中有大革命时期在南京雨花台牺牲的涡阳县最早的共产党员王崇典烈士事迹,还有著名抗日将领、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烈士在涡北工作、生活、战斗的部分照片和文献资料,以及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牺牲的战斗英雄梁岭烈士事迹。
纪念馆的东西两侧分别是革命史料陈列室和革命烈士骨灰堂,每逢祭祀节日或烈士殉国周年,烈士亲属、战友在堂前鸣炮焚纸、清酒吊祭,以寄哀思。
涡阳革命烈士陵园系安徽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亳州市国防教育基地和涡阳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来临,前来瞻仰、凭吊、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达3万余人次,当年曾在涡北跟随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从事革命的老一辈革命者也到过这里瞻仰凭吊。